硅谷杂志:基于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的研究 |
| 2012-07-28 12:51 作者:刘春梅 罗婷 来源:硅谷网 HV: 编辑: 【搜索试试】
|
|
硅谷网7月28日消息 (原文载于《硅谷》杂志)调查显示,全球互联网基本上多数采用P2P,大约80%的总流量为P2P创造的,这意味着未来对等网络在计算机领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P2P技术在人机之间建立多功能操作平台,无论是执行计算指令、数据操作,或者是编写程序代码、文件权限,P2P都具备良好的操控性能。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计算机对等网络的P2P技术,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信息交替互换的必备技术,各种网络在实际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传输作用,把数据信息及时且准确地传递给用户。面对办公自动化网络的普遍应用,计算机服务器承受的流量荷载也越来越大,网络运行不畅降低了用户日常操控的效率。建立对等网络是提高数据传输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引入“点对点”技术(P2P)是对等网络的核心支撑,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改革发展。
1计算机对等网络的应用优点
计算机在国内推广已有很长时间,传统单一的网络运行模式逐渐暴露其缺陷,中断了有效数据的稳定传输,给用户带来了诸多操作方面的问题。新时期点对点技术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网络通常用于通过AdHoc连接来连接节点,如图1,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如下:
1.1增大容量。P2P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包括带宽、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若依旧采用传统网络模式则无法储存相应的信息内容。因而,当有节点加入且对系统请求增多,对等网络整个系统的容量也增大。这是具有一组固定服务器的C/S结构不能实现的,这种结构中客户端的增加意味着所有用户更慢的数据传输。
图1P2P模式
1.2减少故障。故障问题是制约网络运行效率提升的一大因素,用户网络失去原有的控制权则会引发一系列的故障问题。引入P2P网络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其分布特性通过在多节点上复制数据,也增加了防故障的健壮性,并且在纯P2P网络中,节点不需要依靠一个中心索引服务器来发现数据。在后一种情况下,系统也不会出现单点崩溃。
2引入P2P技术面临的问题
过去网络运行中的数据处理或执行指令过度依赖于服务器功能,这种单一性模式对计算机内部系统造成了较大的空间占用,不利于互联网络传输效率的提升。对等网络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网络独立运行的局面,经过多方面的改革创新为用户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平台。P2P技术运用时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用户执行计算机的水平不足,难免出现重要数据的丢失。
2.1漏洞问题。软件是网络使用的重要工具,即便采用对等网络也要凭借软件功能的发挥,才能更好地执行各项操作指令。专家指出,安装P2P软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自身的漏洞明显,指令执行不当便有可能发生网络故障现象。如:新款软件编写程序时,P2P软件与互联网页面之间产生冲突,页面显示错误易中断数据内容的正常显示,用户提出错误请求而导致页面崩溃。
2.2隐私问题。推广P2P技术所用的网络,都会面临着不同的隐私问题,最终使得有用数据信息的丢失。综合分析,实现点对点传输之后,P2P软件接触到的数据资源会自动保存,并且其他用户可以随意下载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隐私信息暴露是必然的结果。其次,点对点传输过程中,互联网会先扫描待传输的信息内容,端口扫描的信息也容易被其它用户挖掘利用。
2.3病毒问题。运用P2P下载文件数据,用户同时也要在个人计算机上完成主机上传操作。此时,计算机组网连接的用户越多,网络运行速度加快,下载流量越大。此条件下P2P软件面临的病毒风险最大,如:木马病毒能够融合在文件、视频等传播中,用户接收文件便会受到病毒的威胁,对等网络程序执行不畅而被病毒感染,其对计算机硬件造成的损伤也比较大。
3P2P技术实际应用的安全策略
调查显示,全球互联网基本上多数采用了P2P,大约80%的总流量为P2P创造的,这意味着未来对等网络在计算机领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P2P技术在人机之间建立了多功能操作平台,无论是执行计算指令、数据操作,或者是编写程序代码、文件权限,P2P都具备了良好的操控性能。但是,就P2P潜在的漏洞及病毒风险,用户依旧要采取针对性的安全保护措施,增强点对点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3.1权限技术。网络覆盖了多种类别的资源信息,用户可根据应用需求自动搜索数据信息,通过虚拟化操作平台处理即可。同时,资源共享这一特点也为恶意攻击者创造了机会,进入P2P插入带有病毒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后便可中断网络的正常运行。权限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任何进入对等网络进行操作的人员均有相应的权限设置,经过身份认证后才能使用站内资源,从而减少了网络遭受恶意攻击的可能性。
3.2防御技术。黑客袭击是网络运行面临的最大威胁,尽管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但其恶意攻击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对数据库内存储的资源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P2P正常运行状态下需配备先进的防御技术,主要采用网络防火墙创造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遇到黑客攻击后可自动采取防御措施,及时锁定恶意攻击的源头。用户执行程序代码时感应到异常信号,借助网络通信模块发出异常信号,利用防火墙建立防御体系可避免黑客利用恶意代码攻破网络的防御体系。
3.3定位技术。虚拟网络涉及的面域范围广阔,若单一依赖网络传输便会失去原有的功能特性。当用P2P来描述Napster网络时,对等协议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是,实际中,Napster网络取得的成就是对等节点(就象网络的末枝)联合一个中心索引来实现,这可以使它能快速并且高效的定位可用的内容。考虑到网络运行的安全风险,P2P可利用对等协议规范用户的网络操作,从而满足各类操作指令的运行,利用高效定位技术防范恶意攻击。
4结论
总之,基于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是未来信息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不仅方便了网络共享资源的合理分配,也为广大用户的虚拟操作提供了安全的环境。由于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缺陷,对等网络运行还面临着诸多风险,配备有效的安全防御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
|
|
|
【对“硅谷杂志:基于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的研究”发布评论】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