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评测  |  活动  |  学院  |  访谈  |  专题  |  杂志  |  产服  |  
您现在的位置:硅谷网> 资讯> 园区>

肇东市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012-10-29 15:49 作者:佚名 来源:黑龙江日报 HV: 编辑: 【搜索试试
  硅谷网讯 产业园区是承接项目落地的平台,是集聚产业发展的载体,是招商引资的重要依托。近年来,肇东市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抓产业、上项目、建园区的战略决策,依托自身优势,科学开发利用盐碱地,着力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走出了一条靠园区引进项目,以项目聚起产业,以产业拉动发展的路子。肇东市产业大园区建设定位高,特色鲜明,避免了与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其他园区趋同,在差异化竞争中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正是由于园区的支撑和拉动,肇东市在国内外市场低迷、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快速发展,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0.5%、50.3%和50.4%,继续领跑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他们的实践为全省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一、开拓创新的大举措,探索出园区建设的有效途径
  
  1.发挥比较优势,以全产业链支撑园区建设。肇东市按照园区产业定位,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突出发展绿色食品深加工,全力建设龙头产业集群,延长和拓宽产业链条,带动了粮食精深加工产业、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乳品饮品精深加工产业、果蔬精深加工产业。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他们还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积极引进和培育食品包装、食品机械制造、食品物流、食品商贸和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产业,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促进了产业链条紧密衔接。立足于完善园区功能,还引进了建行、龙江银行、大连银行在园区设立营业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检测中心也已落户园区。初步形成了从原料生产、加工配套到终端销售各环节相互支持、全链式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了由产粮大县向绿色食品产业新城转变的进程。
  
  2.创新体制机制,以发展乡镇村经济和异地经济助推园区建设。为了调动各方面往园区引项目、建项目的积极性,肇东市从利益驱动入手,积极构建“资源共享,合作多赢”的机制模式。一是改革乡级财政体制。对乡镇财政实行“双轨制”,原基数不变,上项目新增的财力,谁引进的项目归谁,激发了乡村两级招商引资、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创造“异地经济”模式。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外地引资主体与肇东优势资源共享、发展平台共用、经济总量与税收共分。三是对接哈尔滨同城发展。依托哈市“北跃”战略,在距哈市仅8公里的五站镇,规划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高端产业园,吸纳哈市产业、科技、人才等要素外溢效应,向“基础同网、产业同链、区域同城”的格局迈进。此外,与上海浦东开发区、国家低碳中心等地区和部门的产业园外包正在积极推进。这些改革创新的建设模式,不仅大大促进了乡镇村经济发展,落地了众多由异地引来的项目,而且也使肇东的各种资源优势得到高效利用,加快了园区建设步伐,提高了建设成效。
  
  3.突出招商引资,以引进项目加快园区建设。肇东市不断创新招商方法,提高招商效率和效果,借力推进园区发展。一是整合力量抓招商。集中市级四大班子和行业战线力量,成立了32个招商团,组建新兴产业、商会协会、院校所等7个招商引资战略升级推进工作组,将全国划分为7大招商战区,分别由市级领导牵头,分产业、区域开展招商会战。年初以来,仅市人大、政协招商团就引进超亿元大项目9个。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全民招商。主要是实行重奖政策。全市上下通过各种形式,广泛联系在外地的家乡人,挖掘招商信息、寻找招商渠道,仅社会自然人就引进超亿元大项目15个。三是聘请能人委托招商。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南商北下、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域,聘请在当地有影响力、人脉广、善联络的能人专职招商。四是打动投资者以商招商。就是以诚信的态度、优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务、良好的环境感动投资者,让他们现身说法,帮助引进新的项目。五是根据所需定向招商。就是围绕壮大产业规模、打造全产业链、提升园区形象、提高产品效益,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招大商。
  
  4.打造“汇金洼地”,以优良环境保障园区建设。肇东市把打造优良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第一要务来抓,形成了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一是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设立了驻企服务办公室,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对入园项目实行签约之前,由招商局负责;签约后到办理手续期间,由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入园后,由园区实行包扶,全程实行“保姆式”服务。二是实行优惠政策扶持。只要投资者加快发展有需要、项目加快建设有需求,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都全力支持。三是加大领导包保力度。成立服务产业项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坚持统筹协调,以科学发展引领园区建设。在园区建设中,肇东市着眼于长远发展,坚持走“三化”融合、协调推进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一是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他们紧紧依托园区内龙头企业,发挥农牧资源优势,纵向延伸形成了水稻、玉米、大豆、乳制品、禽畜肉制品、优质饮料六大产业链,横向拓展形成了绿色食品核心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三大产业链。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按合同价格收购,高于时,按市场价格收购。同时,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抱团直接与市场对接,既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相结合。他们一方面注重推进产业高端化,引进了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及一批高科技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以“绿色、低碳、安全”为方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做到零排放。三是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制定了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园区配套服务区、产业新城生活服务区、生态休闲服务区的“一心三区”综合发展规划。
  
  二、实践经验为全省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1.产业园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必须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肇东的发展实践表明,产业园区建设的规模、层次和进度,直接决定着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和后劲。无论是早期对外开放的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还是后来居上的一些内陆地区,都是靠各类经济技术园区的支撑和拉动。未来经济发展竞争,也主要是看谁的产业园区建设规模大、层次高、项目多、速度快。要切实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把抓经济的重点放在抓产业园区建设上,把主要精力用在往产业园区引项目上,使产业园区成为项目建设的承载区,优势产业的集聚区和支撑发展的核心区。
  
  2.园区建设必须搞好顶层设计,注重科学规划。肇东市坚持规划先行的建园原则,聘请国内一流的设计中心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彰显了比较优势,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我省一些园区现在发展受到局限,就是因为当时的规划视野不宽、标准不高、魄力不够。这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建设产业园区,规划是根本、是先导,决定着园区的发展前景。必须把顶层设计放在首位,着眼于突出自身优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手笔规划。财政实力不行,难以现在收储土地的,也要预留土地,分步分期建设。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保障园区可持续发展。
  
  3.园区建设必须突出主导产业,着力发展“藤蔓经济”。肇东的园区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产业集聚之势,就是突出绿色有机这一特色,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食品产业项目,形成了“藤蔓经济”。这启示我们,在园区建设上,产业化是根本,特色是生命。每个园区都应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科学定位,实行差异化竞争,尽量避免重复建设,走以“特”取胜的发展路子,建设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衔接紧密的专业化园区或“园中园”。每个园区都要引进一批处在产业链主导地位和核心环节的主体项目,培育骨干支柱企业,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壮大园区规模。
  
  4.园区建设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各方参与建设的动力。打造产业园区,本身就是对现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如果一切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一些难题就无法突破,建设效率就难以提高。肇东市正是由于创新了发展乡镇村经济和异地经济的体制,才增强了各方面往园区引项目的动力;正是由于实行招商引资奖励机制,才形成了全民招商、遍地开花的局面;正是由于有改善环境、狠抓推进等众多创新的举措,才有了园区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肇东的实践证明: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必须思想解放,大胆开拓探索,善于市场化运作,努力消除体制壁垒和机制障碍。特别是发展乡镇村经济和异地经济的机制、模式,值得在全省推广。应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在生产要素集中、优势突出的区域中心或节点,科学布局产业园区,让一切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产业园区跨越式发展。
  
  5.园区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向产业高端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园区的发展方向,是园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肇东在园区建设中,通过与国家低碳中心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带动园区走低碳发展之路;通过引进食品研发中心,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引进高科技产品,积极推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使园区建设充满活力,发展潜力日益显现。可见,园区建设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摒弃过去粗放建设模式,坚持节约用地,按照产业布局、产业链条、科技含量、投资强度、税收标准、环境影响、市场份额等标准,提高入园门槛,引入大项目、好项目,实行专业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要建立退出机制,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调结构、转方式、快发展的先行区。
  
  6.园区建设必须与城镇化相结合,以产业园区带动产业新城。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强力支撑,城镇化建设是产业扩张和升级的重要依托。肇东市坚持园区和城镇同时规划、同步发展,以园兴城、以城促园,促进了园区建设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各地在建设园区时,也应把园区建设纳入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注意搞好与城市发展的衔接与融合,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通过产城融合,集聚城市生产要素,加快形成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互动发展、良性循环的格局。
  
  
  
  
【对“肇东市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发布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广告
相关
·中关村顺义园:从“工业大区”走向“工业强区”
·首届中关村硅谷创新创业大赛硅谷赛区举行决赛
·“丰台科技园企业家进校园” 活动走进中国农业大
·湖州开发区:提升产业大平台 引领发展大跨越
·新硅谷:从咖啡馆到投融资创业大道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安徽省自主创新创业大赛中
·广西梧州市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构建产业大平台
·正在建设中的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将未来的湄潭县
头条
自贸区发布负面清单:外商禁投网吧和新闻网站 自贸区发布负面清单:外商禁投网吧和新闻网站
9月30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今天公布上海自贸区内实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行……
·全国机器人园区超40个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倾
·互联网园区集体病:三四线城市需要这么多吗?
·汤宗伟:如何建立国家级新区后续支持机制?
·两江新区启动45个社会公益项目总投资18亿元
·中关村自主创新区:深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图文
GE Appliances乔治亚州第一家物流中心开业
GE Appliances乔治亚州第一家物流中心开业
5G领航助力崇州大数据产业园发展 迎接数智未来
5G领航助力崇州大数据产业园发展 迎接数智
长远来看,雄安新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曹妃甸?
长远来看,雄安新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曹妃甸
通辽市公安机关巡回观摩组到开发区观摩指导工作
通辽市公安机关巡回观摩组到开发区观摩指导
最新
·GE Appliances乔治亚州第一家物流中心开业
·完美文创公园与中国电信合作打造首个“5G文创综合
·湖南省永州市:永州(深圳)智能硅谷产业园开工
·5G领航助力崇州大数据产业园发展 迎接数智未来
·房地产科技创新平台首秀 城越加速器第一期毕业路
热点
·无棣县县委书记李恩波一行来滨州北海新区参观
·长远来看,雄安新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曹妃甸?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猴嘴片区城市设计通过评
·通辽开发区拆迁改造:把民生工程做到民心上
·通辽市公安机关巡回观摩组到开发区观摩指导工
旧闻
·昌平8000万支持科技创新 112个项目获支持
·两江新区石门河大桥第一片预制箱梁成功吊装
·促进物流产业结构调整 拉动园区经济发展
·昌平园企业3人入选“2012年第二批中关村高端
·“田子坊”园区昨进行消防疏散逃生演练
广告
硅谷影像
GE Appliances乔治亚州第一家物流中心开业
GE Appliances乔治亚州第一家物流中心开业
5G领航助力崇州大数据产业园发展 迎接数智未来
5G领航助力崇州大数据产业园发展 迎接数智未来
房地产科技创新平台首秀 城越加速器第一期毕业路演在沪举行
房地产科技创新平台首秀 城越加速器第一期毕业路
宁波奉化凤麓企业孵化器揭牌,正式落户国泰奥北科技园
宁波奉化凤麓企业孵化器揭牌,正式落户国泰奥北科
再造中关村:尘沙飞扬之地或许可以成为中国硅谷
再造中关村:尘沙飞扬之地或许可以成为中国硅谷
不忘初心 五甲万京(赤峰)信息科技产业园再启程
不忘初心 五甲万京(赤峰)信息科技产业园再启程
关于我们·About | 联系我们·contact | 加入我们·Join | 关注我们·Invest | Site Map | Tags | RSS Map
电脑版·PC版 移动版·MD版 网站热线:(+86)010-57255600
Copyright © 2007-2020 硅谷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3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