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2日,呜啦啦科技凭借“手语翻译手套”项目在“首届广州·琶洲算法应用国际大赛”中获得摘得季军。
提到这次比赛,呜啦啦科技总经理于维佳说:“我们参赛初衷是为了唤起大众对公共无障碍的意识,宣传无障碍社会的理念。”通过此次大赛,呜啦啦不仅得到了媒体、政府的关注,还得到人工智能行业很多潜在合作伙伴的关注,收获许多算法、数据方面的合作机会。
“感谢组委会的认可,希望在下届大赛上,我们能为组委会提供手语无障碍改造,让‘广州·琶洲算法应用国际大赛’的会场也变成手语无障碍会场。” 提到接下来公司的规划,于维佳说:“未来,我们会对产品做持续迭代,使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也能更好的促进听障人士的就业和教育。

呜啦啦(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维佳
“盲道”,是最常见也是大家听说较多的无障碍设施,但现实生活中,这类专为残障人士搭建的设施却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为充分保障特殊障碍人群享有的合法权益,2021年9月9日,国家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并提出,要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等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
近年来,以呜啦啦(广州)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众多企业聚焦无障碍领域,以先进的算法技术,助推中国无障碍事业发展。
唤醒无障碍社会意识,以科技促进聋健共融
为响应《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呜啦啦(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特研发“易手语无障碍智慧平台”,致力于解决我国2780万听障人士参与教育、就业、生活、政务、出行、文化、体育、会议等社会事务遇到的沟通障碍。
呜啦啦(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支精尖的技术团队,创始人于维佳是广州南方学院的专任教师,在智能设备研发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获专利22项,同时是双向弯曲传感器发明人。
公司拥有覆盖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全栈技术团队,由广州南方学院专家团队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骨干成员拥有手语研究会证书。
“我们的初衷是把听障人士手语无障碍事业带入大众视野当中,提升听障人士的社会参与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助力残疾人教育,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唤醒无障碍社会意识,达到聋健共融。” 于维佳说。
先进人工智能算法,100%自主知识产权
呜啦啦科技专注于手语无障碍事业的高科技智能辅助器具研发,推出“易手语无障碍智慧平台”,涵盖5类产品:“手语翻译手套”、“易手语APP”、“易手语播报PC软件”、“易手语同传交互屏”、“易手语导览大屏”。可以完成手语转文字和语音,也可以完成语音文字转手语动画,满足听障人士融入社会的双向沟通需求。

手语翻译手套
于维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易手语无障碍智慧平台’广泛适用于商超、店面、办事大厅、展馆、银行、车站、医院、赛事活动、旅游景点等公共服务场所,实现信息无障碍建设,满足聋人群体在文化、政治、生活、教育、出行等社会生活当中的信息无障碍需求,为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产品采用先进人工智能算法、AI虚拟现实技术,完成语音/文字/手语的互译互转功能,100%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平台包含《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所有手语,助推普及国家通用手语,可支持阿拉伯手语、柬埔寨手语,及俄、法、英、德、美、日多国手语定制开发,集成全球最大手语语料库。可以完成文字、语音内容的智能手语信息播报,适用于导览查询、窗口服务、课堂教学、会议活动、公众通知。
目前在国内7所特殊教育学校、20多个聋人就业单位、30000多名聋人正在应用“易手语无障碍智慧平台”的产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提到项目研发时的艰难时刻,于维佳感慨道:“2018年至2021是技术研发阶段,没有任何收入,纯烧钱,总共投入近800万,但是将来的技术成果、产品成果、市场前景都处于完全未知的状态,这种未知是很令人恐惧的,好在依靠创始团队的坚定信念和初心,坚持过来了。”
2021年,呜啦啦完成了硬件产品量产、软件产品上线。当年1月与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签约,同年10月将手语翻译系统应用于西安举办的全国残运会,为活动现场的听障人士完成手语无障碍的沟通环境建设。
据悉,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应用于全国残运会、各地聋人餐厅、各类聋人就业岗位、特殊教育学校等场景当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于维佳透露,“下一步疫情好转以后,公司会开拓海外市场,向世界输出中国技术、中国标准(技术标准、手语标准)、中国文化(残疾人文化、手语文化)。”
海珠区发布“琶洲算谷十条”,全力打造全国算法高地
今年7月1日,海珠区发布《广州市海珠区建设“琶洲算谷”若干促进措施》(简称“琶洲算谷十条”),围绕算法企业的办公用房、研发投入、规模化发展、重点人才、载体招商、会议活动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支持算法产业发展,构建算法产业良好生态。“琶洲算谷十条”条款内容:
1.研发投入补助。对3类企业给予补助:购买EDA设计工具进行研发的企业,从事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研发的企业,以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公共服务平台,最高500万元。
2.企业规模化发展奖励。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在琶洲从事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或销售、EDA、高端软件开发、算力运维服务等主营业务的企业,按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
3.产品突破创新奖励。鼓励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加快产品突破及量产,围绕集成电路流片、首批、首版等产业核心节点,给以最高200万元的补贴。
4.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奖励。鼓励企业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城市管理、民生改善等领域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按照项目建设投资额的20%给予奖励。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级相关示范应用项目。
5.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补助。对企业投资建成的智算中心项目,根据建设投资额及算力规模给予一次性补助。鼓励琶洲试验区内企业购买海珠区智算中心算力服务,对算力服务费用进行补贴,最高50万元。
6.重点人才贡献奖励。鼓励企业将在我区获得的奖励资金总额中50%以上的比例,用于企业重点人才补助。对重点算法企业,依法统筹协调重点人才入户、子女入学、人才公寓、人才绿卡等政策。
7.办公用房补助。对新落户本区的算法企业,在琶洲试验区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给予连续2年办公用房补助,最高可获租金全免。
8.载体招商奖励。对算法产业特色楼宇、园区,给予招商团队奖励,每年最高50万元。
9.重大会议活动补助。对在琶洲举办的算法领域产业峰会、重大论坛、创新大赛等活动给予场租补贴。
10.产业链垂直整合扶持。支持琶洲试验区内集成电路企业开展境内外非关联的并购重组,最高补贴1000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