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跨省协作大势所趋 |
2012-11-12 09:04 作者:王云立 来源:中国化工报 HV: 编辑: 【搜索试试】
|
|
长三角是当今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石化又是该区域传统的经济支柱产业,同时,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石化生产和物流储运在我国石化领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建立省际间化工园区的交流合作机制,不仅有益于共同破解园区土地指标约束、环保安全制约、能源消耗等瓶颈因素,而且是未来整个区域化工园区转型发展、加速实现长三角石化产业一体化开展的积极尝试。
首先,园区跨省协作有利于打造优势产业链。在江苏、浙江、上海三地范围内,聚集了10多个大型化学工业园区,其中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三大园区代表了国内化工园区发展的先进水平。而三家园区均有良好的水运码头物流条件,都有较大规模的炼油及加工能力。但从产业重心与细分市场上看,三地既有雷同又有差异,因此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如以石化产业链为例,临海的宁波、上海园区更适宜大型炼油和乙烯加工,而南京则以发展下游精细化工等。如此构筑产业链,可以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突出重心优势发展。
其次,园区跨省协作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促进“两型社会”建设。须知,长三角地区在人口密度、人均环境容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方面是全国最高的,要在这种大环境条件下发展石化产业,以往粗放型模式是绝对是行不通了,只能走集约发展的途径。集约发展的核心就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而资源要素重新整合与优化配置是捷径。这里包括园区间生产经营领域、节能减排领域、排污权交易、环保安全和管理创新等资源的整合。
再次,园区跨省协作有利于园区强势升级。各地园区在建设进程中,均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园区管理经验,紧密协作就能取长补短,强强联合就能加快园区升级步伐。交流产生合力,合力的作用势必要比单打独斗有效得多。例如,上海化工区具有国际化、责任关怀、生态文明建设等成功经验,南京化工园具有综合应急响应中心建设等成功经验,宁波化工区的安全环保监管水平也很高。园区之间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在省际园区协作交流机制培育过程中,邀请政府部门参加的做法尤其值得肯定。有了各地政府层面的认可与支持,更有利于解决化工园区的发展难题,促进化工园区的健康和谐发展。
|
|
|
|
【对“园区跨省协作大势所趋”发布评论】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