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前中)在省委常委、秘书长唐承沛(前左)陪同下视察园区

承安徽奋力崛起之势,建亳芜合作联谊之桥。
2011年初,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皖北地区振兴,安徽省委、省政府推出支持皖北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南北合作共建,打造产业园区。芜湖市对口支援亳州市,合作共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发展,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已初具雏形,成为亳州、芜湖两市合作的点睛之笔,见证着双方携手发展的精彩。
高效组建园区组织机构,高标准确定园区奋斗目标
芜湖、亳州两市政府于2011年3月签署《芜湖市亳州市合作共建亳州芜湖工业园协议》,确定了园区共建原则、组织机构设置、发展目标、管委会职能权限和运作机制。根据共建协议及现代产业园区发展需要,亳州市委批准成立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园区组织机构建立,工作人员入驻,保证了园区的高效运转。
园区立足长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总体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在亳芜共建的合力下,把园区打造成“三化发展示范区、科学发展合作区、特色产业积聚区、产业新城展示区”,力争在南北共建的实践中展示园区的良好形象。
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产业定位决定招商思路,招商思路决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在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亳州市现有产业基础、交通区位、资源优势,借鉴芜湖市产业发展经验,园区确立以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及食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借力亳州市中药、白酒两大传统产业,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围绕五大产业,园区管委会派驻了3个招商分局,明确目标和任务,强化阶段性目标考核,推动“好、大、高、新、外”项目落地。截至2012年10月底,园区已引进项目25个,协议资金113亿元。
绿色照明产业园区一期、安徽瑞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国信建设集团标准化厂房、亳州亚夏汽车文化财富广场、亳州华宇新型材料、中国二十冶集团总承包建设的园区产业大厦、蓝领公寓、邻里中心、标准化厂房、张河治理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韩国科技产业园区、安徽阁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德州建森机械有限公司、力士曼工程机械(徐州)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江苏丰华科技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亳州润虹纺织有限公司、亳州汇鹏针织品有限公司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年内将开工建设。
认真编制园区规划,加快推进基础建设
按照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的原则,增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突出规划体系的前瞻性,坚持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并重,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6月份确定选址后,管委会积极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起步区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30平方公里总体发展规划正在设计中。
起步区范围内8条道路加快建设,路网建设年内全部完成,道路绿化已进场施工。通过市场化建设的一期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0月底竣工交付使用。二期5.7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开工建设。
加大征地拆迁力度,积极争取用地指标
土地是制约园区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保证道路建设顺利进行、招商项目顺利落地,积极争取亳州市政府大力支持,密切加强与亳州市相关职能单位对接,明确落实基础设施、招商项目建设的交地时间。
安徽省政府也高度关注园区土地指标问题,对园区在土地指标方面进行单列,自2012年起至2016年连续每年保障园区土地指标2500亩。目前,园区内已完成征地约9240亩,净地交付使用土地约4500亩。
为保证项目顺利落地,园区管委会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目前已组卷上报建设用地3682亩,5条道路已取得批准土地523亩,招商项目已经取得批准土地927亩。
迅速搭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为发挥园区投融资平台作用,园区管委会采取政府投入、投融资平台融资、市场化投入等多种手段,大力筹措建设资金。
亳州芜湖投资开发公司一期注册资金8亿元已经到位。通过与农发行、徽商行、建行等金融机构对接,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目前,上报农发行1.5亿元项目贷款已获批,第二批12.8亿元土地收储贷款正在申报;徽商行3.7亿元项目贷款已获批。
下一步,园区将积极与农发行、工行、建行、中行、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磋商全方位融资合作项目,做实做强亳州芜湖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保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
完善园区服务机制,营造最佳投资环境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是芜湖人民的创新文化,“天下道源、曹魏故里、中华药都、华夏酒城”赋予了亳州无限的魅力,悠久的历史、创新的文化,更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增添了人文优势。
为了让企业家面对一个简单的政府,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面对一个复杂的市场上,园区开辟“绿色通道”,树立“一切服务于企业、一切服务于发展”的理念,确保对入驻企业的服务在管委会一站式高效办结。畅通办事渠道、提高办事效率,营造“知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服务环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及亳州芜湖两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益产出”的目标,秉持“创新、务实、高效、规范”的建设理念,始终保持跨越发展的蓬勃活力,努力建设成为古城亳州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文/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莅临园区视察指导
日前,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莅临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调研,对园区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唐承沛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亳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春明,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强,市领导时侠联、胡朝荣、金春龙陪同调研。
张宝顺书记实地查看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情况,听取了园区规划、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汇报,对芜湖市与亳州市开展合作共建、多元投资、全方位招商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
张宝顺书记指出,加强南北对接、亳州和芜湖共建产业园区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亳芜现代产业园区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同时推进,建设速度很快。园区招进的企业和亳州的药业等传统产业错位发展,实现了亳州产业的升级,并且这些企业和芜湖的原有产业相配套,产品的研发、科技创新部分放在芜湖,成果的延伸、制作、劳动力的保障放在亳州,把沿江和皖北两地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实现了区域的协作。
张宝顺书记要求,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不但要发展产业,而且要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全力推进“三化”同步协调发展。
三化发展示范区 科学发展合作区 特色产业集聚区 产业新城展示区
——毫州芜湖现代产业园风采
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是亳州、芜湖两市南北结对合作共建的省级重点经济开发区,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南部新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起步区8平方公里。产业园区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模式,实行财税独立,封闭管理的运营体制。在土地审批、产权证发放、财税优惠政策兑现、招商管理服务等方面,代表亳州市政府行使市级行政管理权限。
区位交通: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的结合部,周边市场辐射近3亿人口,交通十分便捷:周边有郑州、徐州、合肥、阜阳四大机场;京九铁路、徐阜铁路穿境而过;宁洛、济广、泗许、济祁四条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汇。
产业定位:依托亳州市土地、人口资源优势,结合芜湖市产业特点,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产业定位以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结合现代服务业,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
劳动力资源:亳州市人口610万人,每年输出劳动力100万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熟练劳动力回归家乡创业和就业,加之周边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
优惠政策:符合以上产业定位,投资强度在300万元人民币/亩以上,进入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工业项目享受如下政策:
1、财政优惠政策: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外,享受园区管委会财政设立的企业发展基金的奖励,投资企业自投产之日起五年内税收地方所得部分,前二年奖励投资人100%,后三年奖励投资人50%。
2、土地优惠政策:按国家规定的最低工业土地出让价11.2万元人民币/亩进行出让,且土地性质为50年国有出让土地。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给予每亩5万元财政扶持;固定资产投资在1亿元至2亿元的项目,给予每亩8万元的财政扶持;固定资产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内资、外资项目、特别重大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的扶持政策。
3、安徽省扶持政策:
(1)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指标实行单列,2012~2016年每年安排不低于2500亩建设用地指标。
(2)园区融资: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建投公司,注册资本金30亿元。同时加强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争取每年信贷投入不少于9亿元,5年累计投入信贷资金45亿元。政府性投入5年累计75亿元人民币。
(3)管理服务:为外来投资企业在项目规划建设、土地出让、劳动用工、金融支持等方面,实行“一站式”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