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国内专家齐聚重庆建桥园区话低碳 |
2012-11-07 14:04 作者:李翔 唐洪琼 来源:人民网 HV: 编辑: 【搜索试试】
|
|
为推动低碳园区建设,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园区道路,近日,由市社科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及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区域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建桥园区承办的“低碳园区建设与新型工业化之路”研讨会在重庆君豪大酒店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杜祥琬,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及重庆社科院等各方专家,就如何推进低碳园区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展开广泛研讨。参加研讨会的还有辽宁、湖北、深圳、保定等全国部分低碳试点省市发改委领导、特色低碳工业园区负责人。
副市长童小平到会致辞并为重庆社科院牵头成立的区域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
杜祥琬院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何建坤,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等专家作主题演讲。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建桥园区管委会主任罗林泉,也应邀作了题为《低碳发展,绿色崛起,全力打造新兴产业之区》的主题演讲,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主题演讲结束后,与会者大渡口建桥园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交流发言。
聚焦建桥
低碳模式备受关注
罗林泉在主题演讲中运用园区企业生动的案例,对低碳建设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详细解读。他指出,大渡口区在进行经济、城市、社会三大转型的征程中,一直将建桥园区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通过夯实平台、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和推进产城融合,全力以赴打造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低碳示范园区。大渡口作为传统老工业区,重污染、高排放、低效能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正在逐步改变,以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为特征的低碳城市开发模式正在加紧形成。
主题演讲结束后,与会领导和专家赴建桥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在现场,天安数码城产城融合的先进模式和三峰卡万塔在环保产业上作出的贡献,让专家学者们震撼不已。
经验交流园区如何更低碳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低碳试点省市、园区负责人纷纷各抒己见,围绕低碳试点交流经验,查找问题,破解难题。区领导盛娅农、韩瑞碧、罗林泉、徐晓勇出席座谈会。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副会长何建坤指出,“为什么要低碳”和“如何实现低碳”是目前各省市、园区应把握的中心问题。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园区的碳排放增长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要控制其增长速度,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机制体制,需要研究中长期的低碳发展战略,走出一条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才能真正让中国的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
强化门槛建桥园区要“四不要”
区委书记盛娅农表示,目前,大渡口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召开这样的全国性专业会议,对于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助推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理清思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化建桥园区入园门槛,做到“四不要”,即不符合产业结构的不要,环境风险高的不要,达不到投入产出比的不要,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企业不要。
最后,盛娅农强调,低碳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加大对现有企业监管力度的基础上,需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以企业作为主体,践行节能减排,推动全社会实现低碳、环保、绿色目标。
|
|
|
|
【对“大渡口:国内专家齐聚重庆建桥园区话低碳”发布评论】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