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幻国际大奖·技术奖报名通道已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开启全网累计216个项目成功报名。目前,大奖初赛阶段已完成全部评审工作,共计45个项目通过评审晋级复赛,组委会将于8月底通过“线上路演+线上评分”的形式开展,共计评选12个项目入围决赛。 
	作为2022中国科幻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大奖将面向为科幻场景的沟通和实现提供相关技术或理论创新的团体、个人或企业,并邀请多位院士共同担任评审专家委员会主席,评委会成员涵盖技术、资本、产业三大领域,共计数十位代表性人物。奖金总额高达300万! 
	大奖致力于从“创作+技术+产业”的立体维度,全面发掘科幻潜在价值,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期待全球科幻产业方向的团队或个人积极参与,共创未来无限可能! 
	最佳科幻体验技术奖-项目名称 
	1. HOA三维声关键技术研发 
	2. 三体“V装具”变成现实——基于混合光波导与AI技术的AR/VR一体化智能眼镜研制及在科幻产业中的应用推广 
	3. 爻宇宙 
	4. 虚拟人:VIVI子涵及虚拟人创作平台 
	5. 首钢一高炉·SoReal元宇宙乐园 
	6. 奇遇追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6DoF VR交互技术 
	7. 虚拟现实狙击步枪半实物仿真训练系统 
	8. 元宇宙超现实虚拟数字人生成系统 
	9. 雪格科幻体验技术参赛方案(暂定名称) 
	10.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雪花主火炬台及地面显示系统 
	11. 72变容积视觉NPC 
	12. 全息显示 
	13. AR+Ai元宇宙交互体验系统 
	14. 蚁触科技-触觉渲染 
	15. OMMO Permanent Magnet Based Precision Tracking System 
	最佳科幻创作技术奖-项目名称 
	1. 科幻影视专用三维全景声制作和放映系统 
	2. iMetaStar元宇宙绿洲社交平台 
	3. 基于光学运动追踪技术的虚拟预演系统 
	4. 基于光学-惯性混合动捕技术的虚拟制作解决方案 
	5. 天工大禹生产管理系统 
	6. 基于虚幻引擎的虚拟拍摄实时化技术 
	7. 智能虚拟跟踪摄像机器人集群系统 
	8. 基于自研引擎的Layaverse元宇宙平台 
	9. AR光学显示技术先行者与创新者 
	10. XR沉浸式仿真系统 
	11. 感知虚拟制作体系 
	12. 科幻产业支撑技术——国产自研ERA3D图形引擎 
	13. 中国科技馆《平行宇宙--MDI科幻新生代》 
	14. 迈吉客科技智能虚拟人软件服务平台 
	15. 沉浸式科幻文旅虚实融合关键技术 
	最佳科幻产品创新奖-项目名称 
	1. 星奇世界HISINGY 
	2. 军用全感训练和作战仿真系统及成套装备 
	3. 仿生机器人 
	4. H-Box全息技术解决方案 
	5. 元宇宙真人3D数字分身技术及其应用 
	6. 消费级动力外骨骼 
	7. 全国产多模生态智能驾舱系统 
	8. FUTURUS光场AR HUD 
	9. 人工智能三维视觉识别直播屏幕 
	10. 5G智能车联网系统及北京冬奥会创新应用示范 
	11. 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高性能光学生化传感芯片 
	12. 移民外星人系列、山海经系列 
	13. 座舱遥控狗 
	14. 《火星探险模拟器》 
	15. 无人值守人工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及解决方案 
	北京科幻国际大奖后续安排 
	8月-9月:评审委员会网络复赛及现场决赛,完成北京科幻国际大奖·技术奖评审工作。 
	9月:在2022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上公布北京科幻国际大奖·技术奖获奖名单。 
	在2022中国科幻大会期间举行北京科幻国际大奖·技术奖颁奖典礼。 
	关于北京科幻国际大奖 
	北京科幻国际大奖的定位是以科幻作为核心动能,通过表彰和奖励的方式,挖掘和激励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突破、文学创作、科幻作品、杰出贡献的个人与组织,突出科技与杰出人物的奖励,营造国内的科幻与科技互促的氛围,推动科幻产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中国科幻在全球的影响力。北京科幻国际大奖强化跨界协同性,从奖项的评审机制、奖项的参选范围到奖项的颁发,充分调动社会各项资源和力量的协作。 
	大奖承办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未来科幻产业发展中心 
	大奖工作组成员单位: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