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评测  |  活动  |  学院  |  专题  |  杂志  |  产服  |  
您现在的位置:硅谷网> 资讯> 智能>

为什么很多AI应用创新往往诞生在中国?

2024-06-12 16:53 作者:巴九灵 来源:硅谷网综合 关注: 编辑:GuiGu 【搜索试试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云上的中国》第3季——剧变中的AI时代。通过调研100+家AI企业,走访50位AI专家与企业代表,以真实案例和一线访谈捕捉和记录中国AI行业的动态发展和技术创新,分析AI技术在中国的创新应用场景,忠实反映此时此刻行业的现状和趋势,铺陈出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崭新图景。

2023年6月,英国《金融时报》一篇名为Gaming industry puts generative AI to the test的深度报道流传于中文互联网。


文中提到了一款名为“Justice Mobile”的手游,游戏中的NPC能跟玩家随意聊天,能和玩家吵架,诗词歌赋张口就来。


跟传统游戏角色依赖提前安排的对话脚本不同,游戏里的NPC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个性。


专栏作者称赞这款游戏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主流游戏中首次创新尝试”——游戏开发商NetEase成立了AI实验室,将宋代文学作品作为大模型的训练材料,以驱动人物NPC的响应、语言和表情。 想必你已经猜到了,它就是网易的首款AI游戏《逆水寒》手游。


如果说即将发售的《黑神话:悟空》将满足我们对中国首款3A游戏的所有想象,那么《逆水寒》问世的意义,在于未来“AI对游戏业的影响将远大于PC显卡和移动互联网”。 同样引起现象级传播的中国AIGC应用,必然少不了2023年诞生的“妙鸭相机”,算是全球首款用真人图片生成写真图片的应用。

 

这股“换脸风”还吹到了国外,Befake、Remini等AI换脸工具先后问世,为AIGC的商业实践添了一把火。 这让人不禁想问: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为何率先进入商业应用环节的通常是中国?

AIGC的下半场:为什么成本很重要

一个共识是,这些首创应用都需要大量数据量和算力,而算力依托于云计算平台能力和硬件水平。 无论是妙鸭数亿级的数据量,还是《逆水寒》中NPC和玩家的每一次互动、捏脸、作词,都涉及AI模型的调用,需要算力的支持,百万用户同时在线,对GPU资源供应能力和网速是一个巨大挑战。


因此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成本。


目前AI推理仍然要巨额成本,而在AI时代,成本越低,试错成本越低,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如果反推的话,将AI推理部署到阿里云的网易伏羲团队具备了某种成本优势。


而这种优势可能会继续被放大,因为全球大模型的价格普遍出现了下调——最终一个企业和地区的综合实力(用户量、社区规模、电力基建等)将决定自身的竞争优势。 今年5月,OpenAI宣布GPT-4o支持免费试用,调用API价格降到5美元/百万token;谷歌随将Gemini 1.5 Flash的价格下探到0.35美元/百万token;而Anthropic的API价格,已经直接打到0.25美元/百万token。

在国内,阿里云通义千问旗下9款核心商业化和开源模型集体降价。其中对标GPT-4的长文本模型Qwen-long,API价格下降97%,低至0.5元/百万Token,是GPT-4价格的1/100,为全球最低。

那么自然而然会跟上第一个问题:降价到底为了什么?其实就两个字:应用。或者说,为商业化做铺垫。


如果再追问:为什么企业都迫不及待地想商业化了?那是因为AIGC行业真的出现了困境。 在市场观察者看来,在AI平台访问量达到瓶颈的形势下,大模型公司高昂的成本逐渐成为负担。


一来“人贵”,行业平均税后人才成本差不多在100万元。


二来“卡贵”,做大模型的乞丐版配置是50台GPU,而一张A100显卡价格已超过1万美元。 成本激增,竞争也在加剧。大模型中的“红皇后效应”,意味着企业如果不以两倍速奔跑就等同于原地踏步。大家都迫切找到实际应用场景和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认为:“AI推理成本只有每年有十倍甚至百倍的降低,才能真正推动各行各业的AI应用的爆发。”


一个基本的商业规律是,价格下降,获客越快,越能摊平研发成本,推理成本进一步降低,最后进入“利润增长—研发加强—技术创新”的正循环中。 更为重要的是,这波价格战基本集中在API,也就是说企业在“抢夺”开发者,只有吸引的开发者足够多,当API和公共云集合,才能出现更繁荣的应用生态。


生态越完善,使用场景越多,用户规模越大,生成的新数据才越能够反哺大模型性能的提升。 这便是通过应用落地反向创新的路径——成本,不管是训练成本还是电力等基建成本,成为了AIGC竞赛的下半场。

寻找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国需要“下围棋”

打造一个好的AIGC的商业模式,极低的试错成本很重要,丰富的应用场景也很重要。

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大模型想突围,要学会“下围棋”。下围棋,就是寻找应用落地场景。 从大数据时代到AI时代,中国通过“规模化—降本—创新”正循环的模式,诞生了很多数智化奇迹。


中国作为工业大国,如今需要挖掘更多的应用场景,加快AIGC对产业第三次赋能迭代。 《云上的中国》系列图书和纪录片就纪录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产业的改造。


比如攀枝花的“钢铁大脑”,成宜高速和三一重工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水果烘干机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这些工业项目所产生的数据,都被汇聚到一个叫“云”的平台上,然后再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边缘计算,产生新的数据资产,进而改变上下游,诞生新的商业模式。


如今《云上的中国》新的纪录片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工业改造案例。

以挖掘机为例,如果说三一重工是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那么如今的“虚拟游戏AI应用”收集数据的方法则更为新奇:在一个游戏的仿真环境里,只要变换不同卡车、挖掘机的模型,通过游戏化操作就可以生成大量的训练数据。

玩家以为自己在玩游戏,实际上是在生成新数据,然后交给AI处理,最后迁移到真实的物理机器上面。操作者只要在办公室里喝喝咖啡,就能远程控制机器去进行抢险、下矿坑等危险操作--这已经在现实中落地了。

再以汽车行业为例。智能座驾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优势项目。为了保持领先优势,中国车企通过大模型一直在做迭代:理想汽车开发MindGPT、问界M9接入盘古大模型、吉利研发星睿AI大模型……它们的终极目标,是将汽车变成具有人格化的“汽车机器人”。


比如以前“帮我把车窗打开”的智能语音是命令式、规则式的,而引入大模型后,可以变成自然语言的交互方式,比如“我有点闷,透透气吧”,人机互动会变得更为平等。


大模型还会根据车主习惯,推荐旅游路线、附近美食等等,相当于是一个私人助理。 当然,若要实现工业级应用和赋予汽车“人性”,终究离不开强大的算力和极低的训练成本,目前国内AI算力较为稀缺,汽车类应用模型想要活下去,必须借助云平台的能力。

像目前国内车企算力第一的吉利星睿,其算力能达到102亿亿次/秒,语言大模型总训练数据量超过3万亿token,而它又是基于阿里云搭建的“云计算、大数据、AI”一体化的计算平台,不仅算力足够,训练成本也是同行业最低。

“中国不需要这么多通用大模型,我们需要的是垂直应用大模型。”吴晓波老师在纪录片《云上的中国》第三季总结道。

低成本低门槛的工具:普通人的创业机会

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信息革命的时代巨轮中诞生了三次互联网创业潮。 第一波是PC互联网基础设施创业,诞生了阿里、网易等企业;第二波是2012年之后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创业,形成了激进彻底的本土化创新;而第三波创业潮,或许将由大模型和人工智能驱动。

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移动端创新,前两次创业潮都具有高门槛、高资金的特征,而第三次创业的一个最明显的优势是:在不断迭代的AI工具帮助下,创业成本和门槛将大幅下降——这将是每个中国普通人通过创业致富的机会。

除了对工业的改造,《云上的中国》纪录片还提到不少普通人抓住AI机遇的故事。 在创业之前,张华只是一个不懂编程的运营,也是一位“女儿奴”。


2023年AIGC的火热,让他进行了一次“尝鲜”:把女儿的游玩经历制作成一个绘本。他利用了ChatGPT生成了一个故事,再结合文生图工具Midjourney将故事生成10张情节连贯的图片,最后装订成册,一本专属于女儿的绘本就做成了。

 


看着女儿爱不释手,张华萌生了一个创业想法:能不能通过AI工具,做一个以孩子为主角,可自由创作的绘本产品呢? 在验证了需求的真实性和市场规模后,张华的“童话故事”上线微信小程序——国内首个基于AIGC能力的儿童绘本故事制作产品。 在张华看来,童话故事本质是一个互联网产品。


“最好的互联网产品其实是刚需、高频的,它需要提供一个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只有觉得有价值才会愿意重复使用,未来我们才能商业化。” 和AI赋能工业一样,复杂的中国社会并不缺丰富的应用场景,这意味着每一个细分场景都有可能被AI重做一遍,升级成一种新的服务方式。


所以在每个被颗粒化的场景中,都蕴藏着创业的机会,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极低的试错成本。。正如吴晓波老师所说的:“这一轮创业,创业者创建一个平台型公司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创业的颗粒度会变得越来越细。” 由于监管和法规限制,国外大模型用不了了,张华决定改用国内大模型阿里云通义系列。


令他意外的是,借助阿里云后,每个月的IT开销仅不到1万元。上线一年后,“童话故事”用户增长了700倍。 这一切都给了张华信心。他希望将家庭阅读场景的互动做透,甚至想把产品打造成AI家庭助手,然后推向全球。 一个完全不懂编程的运营,做一件十年前靠砸钱才能成功的事儿,看似不太靠谱。但他借助了大模型这个“外脑”,团队只要解决前端的场景和内容设计就可以了。

“云”上的中国:一个澎湃的时代

和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路径一样,我们即将迎接一个技术颠覆的时代,也同样走向一个大基础设施的时代——一个“云”上的中国。 因为大模型越是发展,云计算等算力要求也就越高,算力将更多地建立在大规模GPU集群的基础上,包括网络储存的提升,所以AIGC的推理和训练成本,可能越来越走向云端。

而更便宜的算力,不仅仅是只由“摩尔定律”中的晶体管密度所决定,公共云的技术红利和规模效应能带来算力的持续优化。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基础设施价格的下降,AIGC领域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创新,而商业模式的比拼将变得愈发激烈。


所以创投圈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资金流逐渐向头部大模型集中,潜在投资者的兴趣更多地转向了应用层面的创新和落地。 而绑定好一个大平台,将对企业和普通创业者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不仅能提供算力和极低的资费,去赋能工业升级,也能为个人提供创造财富的机会。


未来一切的剧变便是AI普惠性所带来的科技向善的一面,也是《云上的中国3》及其第三季纪录片试图告诉我们的——走遍100家AI公司,得到中国AI创业所有答案。这部由吴晓波老师领衔策划并参与一线调研的作品,第一次全面展现了AI浪潮中,中国各行各业的场景创新和颠覆式发展、企业正在寻找的新的增长极,以及对AIGC的应用和发展全景式的梳理和思考。 我们期待这个即将到来的澎湃时代。

《云上的中国3:剧变中的AI时代》已正式上线,优酷搜索云上的中国第三季即可观看全片。

【对“为什么很多AI应用创新往往诞生在中国?”发布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广告
相关
·米羊科技:AI应用的垂类赛道,是AI创业公司的绝
·首届企业级AI应用创新大赛落幕 天九网科斩获三项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成立「AI应用工
·欧盟将对AI应用进行监管,美国硅谷高层紧急会晤
·O’Reilly AI峰会纽约站“游记”:AI应用加速落
·慷宝助力腾讯,掀起地产行业AI应用新的热浪
头条
降价!免费!圈地!大模型价格战卷到飞起 降价!免费!圈地!大模型价格战卷到飞起
巨头接连下场!降价!免费!属于大模型赛道的价格战,已彻底陷入疯狂。 近日,百度和……
·OpenAI泄露文件揭露对前员工的压榨性策略
·OpenAI回应员工担忧:支持监管,必要保障措施
·BAT大模型投资的疯狂:海投的阿里,激进的腾
·欧盟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办公室,对AI进行监管
·前OpenAI董事指责CEO Sam Altman培养 “虚假
图文
降价!免费!圈地!大模型价格战卷到飞起
降价!免费!圈地!大模型价格战卷到飞起
OpenAI再度拉响安全警报:又一高层离职揭示巨大风险
OpenAI再度拉响安全警报:又一高层离职揭示
ZAO隐私风险 你的脸已经不仅仅是你的脸了
ZAO隐私风险 你的脸已经不仅仅是你的脸了
九号机器人,这次想用AI运载机器人送快递送外卖
九号机器人,这次想用AI运载机器人送快递送
热点
·AI又出了偏门应用:用算法“脱掉”女性衣服
·ZAO隐私风险 你的脸已经不仅仅是你的脸了
·美的AIR空间站|你用过能管理空气的空调吗?
·新橙派果汁机器人引爆中国独角兽孵化合作大会
·民宿房东的辛酸史 用安伴门锁实现了合规运营
旧闻
·华为云携手德邦快递,用AI重新定义智慧物流园
·2019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将于4月17在浙江绍兴
·用AI趣表达,三星S24的AI进阶之路
·AI觉醒前夜的预言:ChatGPT也许是个“坏主意
·一知智能受邀出席百度云智峰会,智能语音应用
广告
硅谷精选
降价!免费!圈地!大模型价格战卷到飞起
降价!免费!圈地!大模型价格战卷到飞起
OpenAI再度拉响安全警报:又一高层离职揭示巨大风险
OpenAI再度拉响安全警报:又一高层离职揭示巨大风险
内容与技术“双引擎”驱动,芒果探索全链路AI创新
内容与技术“双引擎”驱动,芒果探索全链路AI创新
全球AI人才报告曝光:清华第三,北大第六
全球AI人才报告曝光:清华第三,北大第六
外媒称微软将向“欧洲版OpenAI”投资1500万欧元 但面临欧盟审查
外媒称微软将向“欧洲版OpenAI”投资1500万欧元 但面
新春送龙蛋,小度推出龙年首个大模型AI年宠
新春送龙蛋,小度推出龙年首个大模型AI年宠
关于我们·About | 联系我们·contact | 加入我们·Join | 关注我们·Invest | Site Map | Tags | RSS Map
电脑版·PC版 移动版·MD版 网站热线:(+86)010-57255600
Copyright © 2007-2020 硅谷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3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