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网讯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5.38, 0.28, 5.49%)西区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昨天正式开街,首批已有10家创业孵化器、创投平台和创业媒体入驻。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前身是海淀图书城步行街,一度有不同规模的多家书店入驻。近年来,在电商崛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该街的图书销售状况日益萎靡,促使政府部门决心转型。
在整条街的升级改造中,海淀区政府起指导作用,海淀置业与清控科创合资成立的北京海置科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
其中,海淀置业是海淀区国资委的一级监管企业,主要从事商业地产经营。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建设过程中,原有物业的回收、腾退和改造主要由该公司负责。截至目前,该公司持有2.25万平米的街区产权,占总面积的51.6%。
清控科创是清华控股旗下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也是科技园区建设商。在此之前,清控科创在国内拥有18个科技园区,总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硅谷建立了国际孵化器。
根据规划,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两大核心功能是创业投融资和创业展示;五大重点功能是创业交流、创业会客厅、创业媒体、专业孵化和创业培训。
整个街区从2013年下半年起开始建设。截至目前,中关村创业大街已经入驻的企业包括车库咖啡、3W咖啡、36氪、Binggo cafe、联想之星、创业家等十余家创业服务机构。
清控科创董事长兼总裁秦君透露,整个街区的可利用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但现在只拿到了1.8万平方米,其余部分将继续腾挪、改造,以支持更多机构入驻。
秦君称,未来调整的对象将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商家,比如小型服装店等。“随着开街的热闹和文化的兴起,慢慢地就会把这些小商小贩‘挤兑’走了。”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