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集团年报多次违规 四高管被罚市场禁入 |
2013-07-11 16:39 作者:www.guigu.org 来源:京华时报 关注: 编辑: 【搜索试试】
|
|
京华时报讯(记者敖晓波)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国能集团(现名宋都股份(5.28,0.00,0.00%))的年报都存在隐瞒重大关联交易及虚假记载等多项违法违规事项。证监会近日对相关责任人下发了市场禁入的处罚。
违法违规事项被曝光
经证监会查明显示,国能集团存在多项违法事实:包括公司2005年年报、2006年年报、2007年年报,未披露有关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事项、“预付账款”存虚假记载;2006年年报、临时报告及2007年年报中的“在建工程”存虚假记载;2008年年报存虚假记载等。
在隐瞒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方面,证监会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国能集团与本溪板材发生1亿元的资金支付和1亿元的资金回款往来。但在2005年年报中,并未披露与本溪板材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情况。
同样是在2005年底,国能集团与本溪钢铁发生1.5亿元资金支付;2006年度,从本溪钢铁采购钢材2.7亿元;2007年度,从本溪钢铁采购钢材2.4亿元。但在2005年年报、2006年年报和2007年年报中,国能集团均未披露与本溪钢铁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情况。
在虚假记载方面,2005年国能集团虚挂对本溪钢铁的“预付账款”共计1.5亿元,在其2005年年报中含有这一虚假记载。2006年度国能集团实际虚挂对本溪钢铁的“预付账款”1.6亿元,在其2006年年报中同样含有此虚假记载。
公司四高管遭市场禁入
证监会方面表示,本案中,正是由于国能集团故意造假、刻意隐瞒,才使外部审计机构虽已勤勉尽责,但仍无法发现其故意造假行为。周立明等四人作为公司高管,了解、掌握国能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等情况,是财务造假行为、虚假陈述行为的始作俑者。
为此,依据相关法律及有关规定,证监会作出处罚:认定国能集团时任副董事长潘广超、时任国能集团董事长周立明、时任国能集团董事潘孝莲、时任国能集团财务总监张凯等四人证券市场禁入,分别处以自证监会宣布决定之日起,10年内、8年内、8年内和3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
|
|
|
【对“国能集团年报多次违规 四高管被罚市场禁入”发布评论】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