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物联网关系:云计算可支持物联网 |
2014-01-03 17:30 作者:李红 薛礼 来源:硅谷网-《硅谷》杂志 HV: 编辑: 【搜索试试】
|
|
摘要:云计算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它目前能很好地支持物联网。有云计算,物联网则可以更好的提升数据的存储以及处理能力,而云计算技术自身的技术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物联网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失去云计算的支持,物联网的工作性能不会得到充分地发挥,它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从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着眼,探讨云计算与物联网的丝缕联系。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传感技术;物联网;发展中的问题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明确提出“感知中国”的提案,这充分表明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支持程度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报告中也提出“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研发应用”的号召,也昭示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任务迫在眉睫。如果说计算机应用掀起了信息产业界的第一次浪潮,互联网的应用掀起了第二次浪潮,那么物联网应该算是信息产业界掀起的第三次浪潮。
1物联网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Internetofthings”。见名知义,物联网简单地说,就是“物与物相联而形成的一个彼此互相通信的网络”。其中包含两层含义。1)它是基于于互联网基础上的一个网络,其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甚至可以说属互联网的延伸应用。2)它有触角已经伸到任何可以通信的物体,能够彼此之间进行信息的沟通,甚至互相制约与控制,目的是将所有电子终端融为一体。基于此,对物联网可以这样下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对物联网这个平台的理解,可以从现实世界中寻找支撑点,除信息传输的互联网环节外,那些具有感知能力、识别能力的智能化传感设备,比如传感器、RFID、无线传输技术,还有一些移动通信模块都属于这范畴。总的说来,物联网技术就是通过智能技术,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从而实现隔空的物物交流、人物交流、人人交流,从而达到监控和管理设备的目的。
据悉,工信部2012年3月27日发布消息,称国际电信联盟已经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在2011年起草的“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已经由第13研究组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也是全球第一个关于物联网总体性标准。这个标准的诞生并通过审议,标志着我国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制订中拥有了重要主导权和话语权。
2云计算
云计算(cloudcomputing,台湾译作云端运算),甚至与之相伴而行的还有“海计算”的概念,其实质是一种动态的易扩展的连动的且能够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的整体资源计算与管理方式,对用户而言不必知道数据存储在哪里,不必知道数据存储的细节,也不必具备云内部的专业知识和其控制基础设施如何。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的硬件、软件平台,提供这些资源的网络设施被称做“云”。而广义的云计算定义是从服务提供的层面上理解,指服务的一种使用模式,它是通过网络平台用户按需和易扩展的松散需求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里包括软件和网络所能提供相关的服务。云计算,总体上来说是促进资源共享,提交资源利用率。
云计算是数据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分布模式发展的模式,云中的计算是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腾空于非本地计算机,也不是与之相连的在远程服务器中,云计算机的产生标志着计算力的大幅提升。对于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与管理而言,更近似于互联网的应用,因为在使用云过程中,用户只要提出需求,云管理软件会就会交资源直接切换到所需要的应用,从而与网络交互,访问其存储系统,提取所需的数据,从而让云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减少了数据丢失的风险。云计算机诞生,是一种革命性的举措,每个云计算机服务商,相当于一个数据银行,用户只是取用方便,无需关心数据保存情况。
很多人觉得云计算机只是个概念,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少或只限于研究机构中使用,实际绝非如此,其实它已经深入百姓生少中。如大家使用的百度、Google等搜索服务,就是云计算应用的最好例证。
3物联网与云计算
物联网,实质包含两个元素,一是物,二是网。那么把二者通过一个“联”字整合起来而产生了神奇的效应。这个“联”字的背后,而是传感器收集来的信息传送到网络上进行传输与处理,而沉重的负担就在于如何将海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分析处理,并能及时反馈从而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要解决这个症结,需要的是一个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且功能强大的管理平台,否则物联网也只是空中楼阁。云计算的诞生,为物联网备好了一套完整的、全新的体系结构,也成了物联网腾飞发展的座驾,也为智慧地球完全脱胎于传统模式提供了很坚实的温床。云计算的基础作用如图1所示。
图1云计算机支持智慧地球的实现
首先,云计算机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需要三大支撑,一是用于感知的传感器设备;二是物联网设备互相联动时彼此之间需要传输大量信息的传输设施;三是控制和支配对象的,且动态运行、效率极高的、可大规模扩展的智能处理中心,也就是计算资源处理中心。这个资源处理中心,目前普遍采用的架构环节就是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机模式,可以处理海量数据,并能实时动态管理和即时智能分析,并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动态信息送达计算资源处理中心,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管理、处理,从而将各种物体连接。
其实,云计算机成为互联网和物联网融合的纽带。自从“智慧地球”说法的提出,通信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物联网和互联网,也需要更深层次的融合,需要大容量信息存储与处理的计算中心,正是云计算机的所承载的主要功能。另外,云计算机所提供的创新型的支付服务方式,也推进了物联网和互联网融合的进程,促进了二者内部的互联互通,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导向与技术平台支撑。
4云计算和物联网在发展中共同遇到的问题
任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都会经历从萌芽到成熟过程。云计算机和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界新兴的技术,也尚处于完成与成熟阶段,目前自然会存有一些问题或尚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安全问题。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从伤害个人信息与数据,到影响国家重要信息安全,致使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达到提毒色变的程度。而基于互联网信息传输的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机技术,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实是标准化问题。目前云计算的架构和云平台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技术细节和某些处理环节,对很多云计算服务平台而言,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各用自己为政的云技术打造的应用程序,平台间彼此不能融合,从而导致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还有一定的瓶颈,网和网之间不能畅通地通信。
再次是数据版权问题。云计算中心,是个数据存储与处理的仓库,为用户提供服务,要收取一定的经济回报,从而导致利益的纷争,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基于云计算技术还不完全成熟,尚处于测试阶段,但云计算能提供全球统一虚拟基础设施平台,提供顺畅的上下层接口,从而很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共管,搭建起各行各业共同作业的平台。随着物联网产业界对云计算技术的关注与需求,相信不久的将来,云计算技术会在物联网中广泛铺开,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共享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刘纪红、潘学俊,物联网技术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汪亮,物联网主要关键技术发展简述[J].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2010(1):15-17.
[3]张冬青,云计算对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03).
[4]梁宏,云计算机与计算机安全[J].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23).(注: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和硅谷杂志所有,禁止他人未经授权转载)
|
|
|
|
【对“云计算与物联网关系:云计算可支持物联网”发布评论】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
|
|